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_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_性少妇VIDEOXXⅩ欧美69_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您現在所在位置: 公示公開 > 制度公開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 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19-06-13 00:00:00 來源:本站原創 瀏覽:
字體大小:【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632號)精神,著力解決我省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監管監察體制機制不完善、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等突出問題,深化安全生產“鑄安”行動,促進平安安徽建設,現就推進我省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和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以嚴防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為重點,堅持安全發展、改革創新、依法監管、源頭防范、系統治理的原則,突出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著力完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制,健全安全生產支撐體系,構建安全風險“六項機制”,加快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體系建設,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增強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提升全省安全生產整體水平,確保人民群眾安康幸福、共享改革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成果。

(二)目標任務。到2020年,全省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基本明晰,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制機制基本完善,依法“鑄安”能力明顯加強,實現全省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死亡人數、較大以上事故起數“三個明顯下降”,職業病危害防治取得積極進展,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整體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平安安徽目標相適應。到2030年,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奠定穩固可靠的安全生產基礎。

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三)落實黨委和政府領導責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完善各級黨委、政府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將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調整為省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由省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由黨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各市、縣(市、區)、鄉鎮(街道)黨(工)委、政府(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同為本地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黨政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領導責任。

各級黨委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在統攬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同步推進安全生產工作,每年定期召開常委會會議,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研究決定安全生產重大問題。加強各級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對安全生產重點部門和關鍵崗位,要配強領導班子和監管人員。推動組織、宣傳、政法、機構編制等單位支持保障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履職績效考核和失職責任追究制度,將安全生產工作列入干部任職考察條件。發揮人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促進作用、政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監督作用。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支持、監督安全生產工作。

各級政府要把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實施安全生產專項規劃,健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每年定期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專題會議,分析研判安全生產形勢,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能力建設,推進安全科技創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嚴格安全準入標準,指導和管控安全風險,督促整治重大隱患,強化源頭治理。加強應急管理,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依法依規開展事故調查處理,督促落實問題整改。

(四)明確部門監管責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制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規定,厘清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的關系,明確各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職責,并落實到各部門工作職責規定中,形成監管邊界清晰、分工明確、失職可追的責任體系。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政策規劃制定修訂、執法監督、事故調查處理、應急救援管理、統計分析、宣傳教育培訓等綜合性工作,承擔職責范圍內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監管執法職責。

各級教育、經濟和信息化、公安、司法行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水利、林業、質監、旅游、人防、能源、國防科工、煤礦安全監察、郵政管理、民航安全監管等負有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依規履行相關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監管職責,強化監管執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各級發展改革、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環保、商務、文化、衛生計生、國資監管、體育、工商、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要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本行業、領域管理的重要內容,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行政許可等方面加強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指導督促相關企事業單位加強安全管理。其他有關部門以及有關行業協會,要在職責范圍內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支持保障,共同推進安全發展。

(五)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制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企業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負全面責任,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法定責任,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實行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其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同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主要技術負責人負有安全生產技術決策和指揮權,強化部門安全生產職責,落實“一崗雙責”。大中型企業和各類規模及限額以上企業要建立由董事長或總經理任主任的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班子成員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實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高危行業企業應依法依規設立安全總監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或由中介機構委派注冊安全工程師等安全管理人員;定期向董事會、業績考核部門報告安全生產情況,并向社會公示。完善落實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及跨地區、多層級和境外中資企業投資主體的安全生產責任。建立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承諾公告制度,落實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建立企業全過程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國有企業要發揮安全生產工作示范帶頭作用,自覺接受屬地監管。

(六)健全責任考核機制。各級政府要對同級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和下級政府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全面嚴格考核,實行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強化安全防范治理責任導向,按照不同地域和行業領域特點,實施差異化考核,建立與我省安全發展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大安全生產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等考核中的權重,強化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等關鍵性指標的硬性約束,實行重特大事故“零控制”。加強考核結果應用,將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履職評定、職務晉升、獎勵懲處與安全生產績效掛鉤制度。

(七)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度。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對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不合格,或年度內發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或省政府掛牌督辦的重大隱患未按期完成治理任務而發生傷亡事故,或發生較大以上事故隱瞞不報、組織救援不力致使損失擴大或引發群體性事故的,嚴格按照皖政〔201089號文件要求,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

(八)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實行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安全生產責任制,日常工作依責盡職,發生事故依責追究。依法依規制定各有關部門安全生產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嚴肅查處安全生產領域項目審批、行政許可、監管執法中的失職瀆職和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嚴格事故直報制度,對瞞報、謊報、漏報、遲報事故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追責。建立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安全責任追溯制度。對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生產經營人員依法實施相應的職業禁入,對事故發生負有重大責任的社會服務機構和人員依法嚴肅追究法律責任,并依法實施相應的行業禁入。

三、深化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制改革

(九)完善監督管理體制。加強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其統籌協調作用,切實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承擔本級安全生產委員會日常工作,負責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巡查考核本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履行綜合監管職責。強化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職能,健全和完善領導班子、干部隊伍建設。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和行業安全生產管理責任的部門,要依照法律法規,配備專業監管人員;重點行業領域和安全監督管理任務重的部門,應當明確監管機構,依法承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其他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堅持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強化職業健康機構職能職責,配齊配強職業健康監管人員,建立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執法體制。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實行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

(十)改革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監察體制。依托國家煤礦安全監察體制,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優化安全監察機構布局,做好國家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移交的煤礦安全生產行政許可事項承接工作。按照“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原則,明確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工作責任。加強非煤礦山行業管理和安全監管責任落實。著重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和力量建設,進一步厘清和落實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立項、規劃、設計、施工及生產、儲存、使用、銷售、運輸、寄遞、廢棄處置等環節的法定安全監管責任,建立有力的協調聯動機制,消除監管盲區和空白。

(十一)進一步完善監管執法體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作為政府工作部門和行政執法機構,加強安全生產執法隊伍建設,強化行政執法職能。統籌加強安全監管力量,重點充實市、縣兩級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加強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領導班子業務能力建設。

強化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力量建設,明確鄉鎮(街道)負責安全監管的機構,依據監管對象實際狀況,配備相應的監管人員和裝備,負責本轄區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在行政村(社區)配備安全生產檢查員(信息員),做好日常檢查、監督和聯絡、宣傳等工作,作為基層安全監管力量的延伸和補充。

完善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港區、風景區等(以下簡稱功能區)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國家級、省級各類功能區以及所有化工園區(集中區)要明確安全生產監管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其他各類功能區應明確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機構,配備監管人員。明確各類港區安全生產地方和部門監管責任。

(十二)健全應急救援管理體制。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推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體制改革,強化行政管理職能,充實管理力量,提高組織和現場救援時效。健全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機制,建設聯動互通的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建設區域化應急救援資源共享及聯合處置機制,依托公安消防、大型企業、開發園區等應急救援力量,加強區域化、專業化、職業化的礦山、危險化學品、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等應急救援基地和行業救援隊伍建設。健全完善應急救援財政支持保障、社會化服務補償、“生命通道”保障、應急裝備物資征用等制度。

四、大力推進安全生產依法治理

(十三)健全地方法規體系。建立安全生產法規立、改、廢、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涉及安全生產相關法規一致性審查,增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的系統性、可操作性。制定全省安全生產中長期立法規劃,及時制修訂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和礦山、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特種設備、油氣管道等行業領域制度規定,完善地方配套安全生產、職業健康法規體系,加強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法規規章銜接融合,制定完善高危行業領域安全規程。設區的市依法加強安全生產地方性法規建設,解決區域性安全生產突出問題。

(十四)完善地方標準體系。加快安全生產標準的制修訂和整合,鼓勵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和企業制定更加嚴格規范的安全生產標準,積極借鑒實施國際先進標準。以煤礦、非煤礦山、化工和危險化學品、油氣管道、冶金等為重點,制修訂一批地方性標準。加強統籌協調,組織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城市燃氣等行業主管部門制修訂行業或地方安全標準,強化標準的約束力。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危害預防治理地方標準的制定發布工作,統籌提出安全生產省級標準立項計劃,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組織起草、審查、實施和監督執行,省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及時立項、編號、對外通報、批準并發布。

(十五)嚴格安全準入制度。構建集規劃設計、重點行業領域、工藝設備材料、特殊場所、人員素質“五位一體”的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制度體系,減少高風險數量和重大危險源,全面提升企業和區域的本質安全水平。嚴格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港區等功能區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嚴格執行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領域產業政策,嚴把有關建設項目安全準入條件。堅持監管與便民服務相結合原則,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環節。清理規范安全生產行政審批許可事項,制定網上安全生產許可實施管理辦法,積極推行安全生產行政許可事項網上審批。對取消、下放、移交行政許可事項,要加強事中事后安全監管。

(十六)規范安全監管執法行為。完善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制度,明確每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主體,制定實施年度執法計劃、現場執法檢查方案,完善執法程序規定,依法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對地下礦山、危險化學品、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企業實行全覆蓋執法檢查。執行“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方式,建立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協調配合,完善安全生產違法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與協查機制。對違法行為當事人拒不執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決定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依法申請司法機關強制執行。

(十七)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定期檢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詢問。各級政協要圍繞安全生產突出問題開展民主監督和協商調研。建立執法行為審議制度和重大行政執法決策機制,評估執行效果,防止濫用職權。健全領導干部非法干預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執法糾錯和信息公開制度,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依法向社會公開權力運行流程,以及監管執法依據、內容、標準、程序和結果,保證執法嚴明、有錯必糾。探索建立安全生產執法社會監督員制度。

(十八)健全監管執法保障體系。嚴格監管執法人員資格管理,按照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錄用標準,選拔礦山、化工、金屬冶煉、職業健康、法律等專業人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凡進必考、入職培訓、持證上崗和定期輪訓制度。建立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制度,激勵監管執法人員忠于職守、履職盡責。

加強安全監管監察保障能力建設,明確監管執法裝備及現場執法和應急救援用車配備標準。加強監管執法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落實經費保障,發揮其在安全生產公益性監督檢查、檢測與評估等方面的技術支撐作用,保障監管執法需要。

建立完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監管執法經費保障機制,將監管執法經費納入同級財政全額保障范圍,全面落實各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人員崗位津貼。

全面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規范化管理,加強監管執法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統一標志標識、統一制式服裝、統一裝備配備、統一工作制度、統一工作標準、統一執法程序、統一考核獎懲。

(十九)完善事故調查處理機制。堅持問責與整改并重,充分發揮事故查處對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的促進作用。實施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組組長負責制,健全事故調查處理掛牌督辦、典型事故提級調查、跨地區協同調查和工作督導機制。建立事故調查分析技術支撐體系,所有事故調查報告要設立技術和管理問題專篇,并做好解讀。所有事故要在規定時限內結案,并依法及時全文發布事故調查報告,回應公眾關切。對事故調查發現有漏洞、缺陷的有關法規和標準制度,及時啟動制修訂工作。建立事故暴露問題整改督辦和責任追究執行情況跟蹤督辦制度。事故結案后一年內,負責事故調查的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評估,及時向社會公開,對履職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實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完善司法機關參與事故調查機制,嚴肅查處違法犯罪行為。

五、建立安全生產預防控制體系

(二十)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全面構建安全生產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和責任等“六項機制”。完善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科學合理確定企業選址和基礎設施建設、居民生活區空間布局,嚴禁違反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在人口密集區建設高風險項目。高危項目審批必須把安全生產作為前置條件,城鄉規劃布局、設計、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實行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加強新材料、新工藝、新業態安全風險評估和管控。緊密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危產業轉型升級。位置相鄰、行業相近、業態相似的地區和行業要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機制。構建省、市、縣三級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體系,對重點行業、區域和企業實行風險預警控制,有效防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二十一)強化企業預防措施。企業要針對高危工藝、設備、物品、場所和崗位,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定期開展風險點排查、風險評估和危害辨識,落實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和管控措施,制定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加強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隱患治理情況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制度,實行隱患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建立完善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數據庫,依靠大數據手段,建立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定期評估、預警機制。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開展經常性的應急演練和人員避險自救培訓,著力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發揮企業工會組織作用,組織職工開展查身邊隱患、保職工安全、促企業發展活動。

積極推進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標準化。大力推進信息化、自動化改造,加快高危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

(二十二)建立隱患治理監督機制。嚴格落實《安徽省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省政府令第259號)。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制定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分級和排查治理標準,建立與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系統聯網的信息平臺,完善線上線下配套監管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專家庫和專家排查隱患制度,完善隱患整治監理評估機制,對重大隱患整改實行第三方機構驗收評估。對重大隱患整改不到位的企業依法采取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供電和查封扣押等強制措施,按規定給予上限經濟處罰,對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嚴格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對整改和督辦不力的納入政府核查問責范圍,實行約談告誡、公開曝光,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十三)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城市運行風險管控,構建覆蓋城市生產、生活、運營等各方面,貫穿城市運行各環節的城市運行安全預防控制網絡。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排查區域內安全風險點、危險源,落實管控措施,構建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推進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安全配置標準,重點加強城市高層建筑、大型綜合體、隧道橋梁、管線管廊、軌道交通、燃氣、電力設施及電梯、游樂設施等的檢測維護。完善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監管,做好重大活動安全風險評估和管控工作。加強公安、民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安全監管、氣象、地震等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強化預報預警,實現信息共享,嚴防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二十四)加強重點領域工程治理。深入推進對煤礦瓦斯、水害等重大災害和礦山采空區、尾礦庫的工程治理,以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實施高速公路、普通干線公路、鄉村公路和急彎陡坡、臨水臨崖危險路段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加強高速鐵路、鐵路浮橋、航運樞紐、港口、隧道橋梁等防災監測、安全檢測及防護系統建設。完善長途客運車輛、旅游客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和船舶生產制造標準,提高安全性能,強制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防碰撞和整車整船安全運行監管技術裝備,對已運行的要加快安全技術裝備改造升級。

(二十五)建立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將職業病防治納入各級政府重點民生工程及安全生產工作考核體系,明確職業病防治工作目標、任務、措施和考核指標,制定職業病防治中長期規劃,實施職業健康促進計劃。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執法,嚴格落實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日常監測、定期檢測評價、職業健康監護、設置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職業衛生培訓等法定責任。建立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加強對職業健康“三同時”監督檢查。

加快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和淘汰退出,加強高危粉塵、高毒物品等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鼓勵用人單位積極采用有利于保護勞動者生命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改善作業環境。建立中小微企業職業健康幫扶機制。

健全完善相關規定,擴大職業病患者救治范圍,將職業病失能人員納入社會保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職業病患者落實醫療與生活救助措施。健全職業健康監管支撐保障體系,加強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和職業健康體檢機構建設,強化職業病危害基礎研究、預防控制、診斷鑒定、綜合治療能力。積極推進工傷保險參保擴面。

六、加強安全生產基礎保障能力建設

(二十六)完善安全投入長效機制。加大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依規設立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主要用于安全生產事故及風險防控、政府購買安全生產技術服務、重大事故隱患整治、安全生產重大項目、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培訓等,加大資金管理,強化審計監督。加強安全生產經濟政策研究,落實促進隱患治理和推廣應用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裝備的政策措施,落實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健全完善企業持續加大安全投入的激勵約束機制。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對安全產業的投入和扶持,健全投融資服務體系,引導企業集聚發展災害防治、預測預警、檢測監控、個體防護、應急處置、安全文化等技術、裝備和服務產業。

(二十七)建立安全科技支撐體系。優化整合省科技計劃,統籌支持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領域科研項目,開展安全生產關鍵技術攻關和重大智能裝備研發。依托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開展重點行業領域事故防范技術研究、重大事故鑒定分析、安全生產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提高事故處置能力。依托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積極推進瓦斯治理,形成適合我省煤礦特點的瓦斯綜合治理體系。大力開展煤礦瓦斯治理等領域關鍵技術、標準及裝備研發,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強化技術咨詢服務和推廣應用。

加快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建設形成覆蓋各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重點監管企業,聯接政府有關單位的安全生產信息化監管平臺。突出風險預警與防控,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建設遠程數字化監控監測預警系統、安全風險管控信息系統和高危企業在線監測聯網工程等。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安全生產規律性、關聯性特征分析,提高安全生產決策科學化水平。加強省安全生產信息中心建設,提升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運維和安全保障水平。

(二十八)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將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納入現代服務業發展任務,培育多元化服務主體。建立政府購買安全生產服務制度,將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列入鼓勵創業的指導性目錄,引入第三方為安全監管執法提供技術支撐。推進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服務機構資質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管理辦法,規范從業人員資格管理。

嚴格實施評價公開制度,進一步激活和規范專業技術服務市場。推動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一體化技術服務。健全完善注冊安全工程師及事務所制度,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向各類專業技術服務機構購買技術服務。建立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公示制度和由第三方實施的信用評定制度。嚴肅查處租借資質、違法掛靠、弄虛作假、壟斷收費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二十九)發揮市場機制推動作用。取消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漁業生產等高危行業領域強制實施。引導其他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將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情況納入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內容,切實發揮保險機構參與風險評估管控和事故預防能力。完善工傷保險制度,加快推進工傷預防費用提取、使用和管理等工作。

各級政府要將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信用記錄并納入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嚴格實行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制度,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實行聯合懲戒,在經營、投融資、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和礦產出讓、授予榮譽、進出口、出入境、資質審核、資金支持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

(三十)健全安全宣傳教育培訓體系。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納入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培訓內容。把安全知識普及納入國民教育,建立完善中小學安全教育和高危行業職業安全教育體系,嚴格監督檢查和考核。加強高危行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培訓,提升安全管理素質。把安全生產納入農民工技能培訓內容。嚴格落實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切實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在安全生產重要崗位探索變“招工”為“招生”的教育培訓方式。嚴格落實教考分離制度,完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際操作技能為重點的培訓。

推進安全生產社會化宣傳,開展經常性的安全生產知識普及活動,加強警示教育,強化全民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加強安全生產公益宣傳和輿論監督。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將安全生產納入年度宣傳重點工作,推動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安全監管和宣傳部門協同配合、新聞媒體積極參與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體系。

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依法維護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建立健全安全生產“12350”專線與社會公共管理平臺統一接報、分類處置的舉報投訴機制。健全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文化產業發展。開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建設、安全社區創建等活動。鼓勵開展安全生產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加強安全生產國內和國際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國內外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先進經驗。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實行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根據本實施意見提出的任務和要求,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實施辦法,抓緊出臺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要求,確保各項改革和工作要求落到實處。